当前位置:首页 » 疼痛学苑 » 中医文献 » 疼痛的中医古代文献
疼痛的中医古代文献
  • 作者:未知 更新时间:2010/5/7 16:24:07 来源:中西医疼痛医学网 【字号: 】 浏览人次:
[导读]疼痛的中医古代文献
 

疼痛的中医古代文献

《说文解字》以此言:痛,病也

1、疼痛的病因:
《本草求真》所说:痛有因寒、因热、因风、因湿、因滞、因血、因气、因火、因虫之分
  1.1
外感六淫:

《素问●骨空论》:风者,百病之长也。”“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

《素问●举痛论》: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阴之胜……沉着至……呕逆躁烦,腹满痛,溏泄,传为赤沃

《素问●气象变大论》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岁金太过,躁气流行,肝木受邪,民病两胁下少腹痛

《素问●五常政大论》太阳可无,火气尚明……热气妄行,胜则心痛……”
1.2
七情致痛: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儒门事亲》此轩岐所以诸痛,皆因于气,百病皆生于气,遂有九气不同之说。气本一也,因所触而为九,所谓九者,怒、喜、恐、寒、暑、惊、思、劳也。”《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证治准绳》在论心胸疼痛时,亦强调了心神在情志致痛方面的重要作用:夫心统性情,始由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脏乃应心虚矣。心虚则邪干之,故手心主包络受其邪而痛也。”
1.3
饮食致痛:

《症因脉治》食积腹痛之因,饮食不节,或饥饱伤损,或饱时强食,或食气相凝,或临卧多食,皆成腹痛之症也饮食不节,伤及胃口,太阴升降之令,是结壅闭,则食积之痛作矣

《金匮翼》痰厥头痛者,病从脾而胃之也。夫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病则胃中津液不得宣行,积而为痰,随阳明之经,上攻头脑而作痛也。

《症因脉治》指出:湿土主生化之令,饮食不谨,湿热内生,则虫积而成痛矣。”

1.4劳倦致痛:

《医学正传论》:若夫劳役伤形,致身体解体而作痛。

《古今医院》此证有体劳目劳,营气不上潮于目,而如针刺之痛

《东垣十书》言明:房室劳伤肾虚腰痛,是阳气不能运动故也……膏梁之人,久服阳药,醉以入房,损其真气,肾气热,肾气热则腰脊痛而不能举。”
1.5
外伤、虫害伤致痛:

《医学管见》:腰痛亦有因挫而得者,闪挫之初,血气必有凝滞之处。
《景岳全书》跌仆伤而痛者,此伤在骨而血脉凝滞也。

《苍生司命》:又有挫闪仆一症,或气郁,或血积,亦作胁痛。”

2疼痛的病机

中医以虚、实为纲,对疼痛的病机进行分析,认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是一切疼痛发生机理的两个方面。

2.1不通则痛:

《素问●举痛论》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痹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李东垣在《医学发明●泄可去葶苈大黄之属》中明确提出痛则不通的病理学说,即所谓病随利减,当通其经络,则疼痛去矣。”

2.2不荣则痛:

《素问●举痛论》“……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而痛
《素问●脏气法时论》心病者……虚则……胁下与腰相引而言。

《素问●阴阳二十五人》:血气皆少则喜转筋,踵下痛

气虚有《金匮翼》气虚头痛者,清阳气虚,不能上升也

血阴虚有《质疑录》:肝血不足则筋挛……为目眩,为头痛,为胁肋痛,为少腹痛,为疝痛诸证,凡此皆肝血不荣也

阴虚有《灵枢.五癃津液别》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酸;阳虚有《卫生宝鉴》清阳之气愈亏损,不能上荣……所以头苦痛

3疼痛的辨证论治

《类经》对此有精辟论述。如说:然痛证亦有虚实,治法亦有补泻,其辨之之法,不可不详。凡痛而胀闭者多实,不胀不闭者多虚。痛而拒按者为实,可按者为虚。喜寒者多实,爱热者多虚。饱而甚者多实,饥而甚者多虚,脉实气粗者多实,脉虚气少者多虚。新病壮年者多实,久病年衰者多虚。补而不效者为实,愈攻愈剧者多虚。痛在经者脉多弦大,痛在脏者脉多沉微。必兼脉证而察之,则虚实自有明辨

《景岳全书》:但虫痛、痰痛多在中焦,火痛则三焦俱有之,血痛则多下焦……”

《血证论》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部,则周身作痛……,瘀血在上焦,……或骨膊胸膈顽硬刺痛;……瘀血在中焦则腹痛胁痛,腰脐间刺痛,……瘀血在下焦则喜胁少腹胀满刺痛

《景岳全书》:痛证有寒热,误认之则为害不小。盖三焦痛证,因寒者常居八九,因热者十惟一二。因于火最易见也

《景岳全书》:痛证当辨有形无形。无形者,痛在气分。凡气病而胀为痛者,必或胀或止,而痛无常处,气聚则痛而见形,气散则平而无迹,此无形之痛也。但宜顺气,气顺则痛自愈矣。有形者,痛有血分,或为食积。凡血瘀、食积而为胀痛者,必痛有常所,而胀无休息,不往不来,不离其处者,是有形之痛也。然或食或血,察得所因,乃可攻而去之,此二者之当辨也。”

经络辨证

手太阴之筋……结肩前髃……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痛……”(《灵枢经筋第十三》)。

手阳明之筋……结于髃;其支者,绕肩胛……直者,从肩髃上颈……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灵枢经筋第十三》)。

小肠手太阳之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是动则病……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肩臑肘臂外后廉痛。《灵枢经脉第十》以及手太阳之筋……上绕肩胛……其病……绕肩胛引颈而痛。(《灵枢经筋第十三》)。

足太阳之筋……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其病…… 肩不举,腋支痛……”(《灵枢经筋第十三》)。

4中医对一些具体疼痛的描述

4.1腰腿痛:

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贼风候》中对本病症候作了明确描述:其伤人也,但痛不可得按抑,不可得转动,痛处体卒无热。

4.2胃脘痛:

灵枢·经脉第十》云:“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副等等。至于心脏疾患所引起的心痛证,《灵枢·厥病》日:“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 上一篇: 《内经》对疼痛内涵及分类的认识
  • 下一篇: 没有下一篇文章
  • 学会简介 | 疼痛培训 | 培训基地 | 疼痛研究 | 病例介绍 | 器械介绍 | 名院介绍 | 专家介绍

    版权所有: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备案号:京ICP备京ICP备05042447号-3号;
    发证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学会注册证号:社证字第3555-69号;名称: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住所:北京市东城区海运仓5号东直门医院
    | 邮箱:tengtongxh@163.com | 电话:(010)84254689;QQ:326648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