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疼痛学苑 » 疼痛研究 » 疼痛科到底看什么病?
疼痛科到底看什么病?
  • 作者:顾柯 更新时间:2016/8/15 9:01:23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 【字号: 】 浏览人次:

疼痛科乃是社会需求的产物

  “为什么这么说呢?很早的时候,民众生活最大的幸福就是吃饱穿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众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体脑劳动比例此消彼长,社会趋于老龄化,慢性疼痛疾病发生率升高,且民众更加关注自身的生存质量。当传统的医疗手段对疼痛的治疗效果不理想,又没有严重到必须手术处理的程度时,疼痛科就成了一个很好的就诊选择。”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疼痛学科的起步相对滞后。欧美国家的疼痛科发展大概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亚洲国家如日本则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而中国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

  疼痛科的发展与人们对疼痛的认识和医学治疗理念的变化高度相关。比如,以前生孩子自然很痛,现在琢磨应该不让产妇那么痛苦,于是就有了分娩镇痛。再如颈肩腰腿痛,轻者可保守,重者可手术,但有些患者保守治疗后仍不满意,又不需手术或不愿手术,那么疼痛科的微创治疗就是很好的选择。

  还有手术后的疼痛,过去认为难以避免,现在的理念就要进行术后镇痛。因为它不但可以加快康复的速度,而且可以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资源。

  对疼痛的关注,对疼痛治疗这种需求的满足,本身就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对整个医疗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原卫生部要求设立疼痛科的文件出台,体现了中国政府对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视,也使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的中国疼痛专业走在了令世界同行羡慕的前列。

  “其实,医学不是万能的,很多疾病都不能够根治,但是医疗能干什么,能够帮助病人。从这个层面上来讲,疼痛科实际上正在这个方面发挥它独特的作用。”

疼痛科多采用微创技术治疗疾病

  疼痛科应用的治疗手段是介于传统的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之间的微创治疗技术与中西医治痛技术的融合,它起到了很好的互补作用,丰富了临床治疗手段,是广大患者所乐于接受的。当然,疼痛科医生首先要明确诊断,严格界定患者病情所处阶段,推荐患者最合适的科室和治疗方案。

  疼痛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很多患者在尝试很多方法无果,但是还不到接受手术治疗的程度,或者患者不愿意做手术治疗的时候,微创治疗就发挥很大的作用。而恰恰疼痛科的特色技术就是介于传统手术和保守治疗中的微创治疗技术,是对传统治疗技术的丰富和补充。

疼痛科的医生都是何出身? 

  目前疼痛科的医生来自各个科室,有麻醉医生,外科医生甚至还有内科医生。住院医师实行规范化培养时,以其他科室的要求来培养,必然很难与疼痛科的要求高度吻合。而且,作为新兴学科、新建专业的梯队建设中的任何问题,如年轻医生晋升等都会影响其健康发展。

  理想的疼痛科医生应该是这样的:五年医学院校学习,三年的住院医师规培,在以麻醉科为主的相关专科轮转,疼痛专科培训两年。

疼痛科主要治疗慢性疼痛  

  近几年,国家政策的相继出台顺应了学科的发展。据悉,2011年全国疼痛科室已经多达5000家,其中三甲医院1/3有疼痛科室,二甲医院2/3有疼痛科室。

  卫生部出台的277号文件中规定二级以上医院可以开展疼痛科。疼痛科从一开始建立,其定位就是慢性疼痛。国际疼痛研究会在上个世纪就指出,慢性疼痛是疾病,而且从2004年始确定每年10月的第3个周一,为“世界镇痛日”,我国疼痛学会将该周定为“中国镇痛周”,每年都有一个主题,如癌性疼痛、骨关节疼痛、女性疼痛、老年人疼痛等等,今年的主题是神经病理性疼痛,以此唤起人们对不同患者疼痛的关注。相信随着这些专业组织的积极工作,专业医师的努力奉献,健康理念的不断更新,治疗手段的不断丰富,疼痛科必将为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哪些疾病需要到疼痛科就诊?  

  颈肩腰腿痛、颈椎病、颈性头晕头痛、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性膝关节痛、足跟痛、慢性软组织损伤、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癌性疼痛、糖尿病后神经痛、中枢性疼痛、脊髓损伤后疼痛、幻肢痛、残肢痛、臂丛神经损伤后疼痛、舌咽神经痛、突发性耳聋、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更年期综合征等。

疼痛科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针灸、推拿、熏蒸疗法;

  2、经皮O3筋膜松解术;

  3、神经阻滞疗法;

  4、病灶注射疗法;

  5、针刀疗法;

  6、射频靶点热凝疗法;

  7、臭氧消融及大自血疗法;

  8、脊柱内窥镜直视下椎间盘摘除术;

  9、神经调控及脊髓电刺激疗法;

  10、鞘内输注疗法;

  11、微血管减压疗法;

  12、悬吊运动、脉冲短波、超声药物离子导入、半导体激光等无创伤疗法。"

学会简介 | 疼痛培训 | 培训基地 | 疼痛研究 | 病例介绍 | 器械介绍 | 名院介绍 | 专家介绍

版权所有: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备案号:京ICP备京ICP备05042447号-3号;
发证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学会注册证号:社证字第3555-69号;名称: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住所:北京市东城区海运仓5号东直门医院
| 邮箱:tengtongxh@163.com | 电话:(010)84254689;QQ:326648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