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疼痛学苑 » 疼痛研究 » 癌症疼痛的产生机制
癌症疼痛的产生机制
  •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1/3/10 14:11:22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 【字号: 】 浏览人次:

关于癌症疼痛(cancer pain)产生的机制,目前认为有三个途径,即:癌症发展所致的疼痛,诊断和治疗癌症引起的疼痛以及癌症病人并发感染、慢性疼痛性疾病和癌症疼痛综合征所发生的疼痛。在这三个途径中,75%~80%的病人是由于肿瘤侵入软组织、骨髓以及神经系统所引起,15%20%是在癌症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产生的,5%10%则是由于合并了疼痛性疾病。

 

一、 癌症发展所致的疼痛

 

1、癌症侵犯神经组织: 癌细胞通过神经鞘周围淋巴路或沿着神经周围抵抗力较弱的部位浸润,然后再向神经轴索侵入。癌症侵犯神经所引起的疼痛有三个原因:

 

神经鞘内的神经纤维被浸润绞窄所致;

 

癌细胞释放某些致痛物质,如5-羟色胺、缓激肽、组织胺等作用于周围神经引起疼痛;

 

营养神经的血管被癌细胞所堵塞,神经纤维处于缺血状态导致疼痛。临床上,癌转移产生顽固性的疼痛,常以神经痛的形式出现,其性质为锐痛,常向体表神经分布范围放散。当癌瘤浸润到腹腔神经丛、肠系膜神经丛、骶神经丛时,疼痛部位变为不明确,疼痛呈持续性。

 

2、硬膜外转移、脊髓压迫 硬膜外转移是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多发性骨髓瘤、恶性黑色素瘤、肾癌的常见并发症。硬膜外转移癌压迫脊髓时,疼痛局限在锥体,接近中线。肿瘤侵犯神经根时 ,则出现神经根分布区域的锐痛或刺痛,疼痛呈带状分布,若不治疗,则可出现脊髓压迫综合症,伴有感觉、运动、植物神经的改变或障碍。

 

3、癌症侵犯管腔脏器: 恶性肿瘤引起管腔脏器功能障碍时,可产生疼痛,其特点是无明确的定位,周期性和反复性发作,常伴有恶心、呕吐、腹胀。胆道、胰腺管狭窄或阻塞常引起激烈的疼痛;子宫癌、卵巢癌压迫和侵犯输尿管也可引起难忍的绞痛。

 

4、癌症侵犯脉管系统: 癌瘤压迫、堵塞或浸润动脉、静脉、淋巴管时可引起疼痛。

 

5、癌症侵犯骨骼: 无论是原发性骨肿瘤还是转移性骨肿瘤,均可产生难忍的疼痛。

 

6、癌症本身分泌致痛物质:  癌细胞坏死崩解释放出肿瘤坏死因子、前列腺素、5-羟色胺、缓激肽、组织胺等致痛物质引起疼痛。

 

二、 癌症诊断和治疗后引起的疼痛

 

1、诊断性检查引起的疼痛: 骨髓穿吸活检术,腰椎穿刺术,各种内窥镜检查等创伤性的检查,均可给癌症患者带来疼痛。

 

2、外科手术后疼痛: 外科手术损伤神经以及术后疤痕形成微小神经瘤可引起疼痛;术后疤痕的挛缩牵拉、癌瘤复发牵拉组织都可产生疼痛。

 

3、放射治疗后疼痛: 放射治疗可使组织发生纤维化,压迫或牵拉神经和疼痛敏感组织而产生疼痛。常见的放射治疗后疼痛综合征有放射性神经丛病和放射性脊髓病。此外,放疗后产生的粘膜炎、皮炎、肠炎、带状疱疹、放射性肺炎等均可导致疼痛的发生。

 

4、化学治疗后疼痛: 化疗时的静脉穿刺;肝动脉灌注化疗和腹腔内化疗后引起的弥漫性腹痛;化疗后引起的静脉炎、粘膜炎、肠炎、出血性膀胱炎;以及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所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炎等。

 

5、介入治疗后疼痛: 各种经皮脏器穿刺术(如经皮肝穿、经皮肾穿等);经皮动静脉穿刺置管术等有创性的介入治疗技术,均可产生疼痛。

 

6、激素治疗后疼痛: 激素治疗后疼痛又叫类固醇性假性风湿病,是指癌症患者在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全身肌肉、肌腱、关节和骨头出现烧灼样疼痛,特别是肋间肌出现痉挛性疼痛,同时伴全身不适,软弱无力和发热,有时还伴有心理和精神障碍。

 

7、免疫治疗后疼痛: 常见的免疫治疗后引起的疼痛是指干扰素引起的急性疼痛,这种疼痛表现为发热、寒战、肌痛、关节痛和头痛。

 

8、镇痛治疗后的疼痛: 癌症疼痛病人在镇痛治疗过程中,也可产生新的疼痛。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镇痛药可引起疼痛;一些病人在使用阿片类药物后,可发生反复性的全头痛等。

 

三、合并感染、慢性疼痛性疾病以及癌症疼痛综合征

 

1、癌症合并感染引起的疼痛: 恶性肿瘤患者极易并发伴有疼痛的感染,这种感染常由细菌、真菌或病毒引起。

 

2、癌症合并慢性疼痛性疾病: 癌症合并慢性疼痛性疾病是指癌症患者在同时患有各种关节炎、筋膜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3、癌症合并癌症疼痛综合征: 癌症合并癌症疼痛综合征是指癌症病人并发有癌症疼痛综合征,根据肿瘤侵及的部位、组织结构的不同,出现具有某些特征的疼痛。一般治疗相对困难,需要综合治疗。

 

4、心理因素: 促使癌症病人疼痛程度加剧以及妨碍癌症疼痛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心理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不安、愤怒、抑郁等三种心理因素。

学会简介 | 疼痛培训 | 培训基地 | 疼痛研究 | 病例介绍 | 器械介绍 | 名院介绍 | 专家介绍

版权所有: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备案号:京ICP备京ICP备05042447号-3号;
发证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学会注册证号:社证字第3555-69号;名称: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住所:北京市东城区海运仓5号东直门医院
| 邮箱:tengtongxh@163.com | 电话:(010)84254689;QQ:326648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