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疼痛学苑 » 疼痛研究 » 臭氧加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临床观察
臭氧加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临床观察
  • 作者:未知 更新时间:2011/1/17 12:03:23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 【字号: 】 浏览人次:
[导读]摘要:目的:观察CT导引下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在CT导引下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后路途径穿刺,采用盘内、外联合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结果:共治疗65例,均一次穿刺成功,近期临床疗效显著,优45例,良14例,可6例。结论:臭氧加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有效、安全、可靠的方法。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臭氧 胶原酶

程棕鹏  史胡桃  余霞平杨海兵 武淑桂

安徽省宿松县中医院针灸推拿科   246501宿松县中医院针灸推拿科程棕鹏

我院自2007年9月至2008年4月份用臭氧联合胶原酶微创介入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近期临床应用,近期临床疗效显著,现就临床中应用情况作一简要分析。

一、临床资料

本组65例,男32人,女33人,年龄最大69岁,最小19岁,平均43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3月,所有病人均经过多次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3例为术后3年复发患者,再次行CT示突出合粘连,L45突出42例,L5S1突出23例。所有病例术前都有CT片及MRI片上所见与临床症状吻合,排除腰椎骨折结核、肿瘤、滑脱等所致的腰腿病。

二、治疗方法

患者俯卧位,在CT扫描床上,腹部垫枕,根据术前CT片上确定突出物层面。在背部用一金属钢丝作一标志物,在突出物间隙垂直做一2mm薄层扫描,在CT图像上选择并设计最佳穿刺点、穿刺角度、深度等,在CT下确定体表进针点,用一次性麻醉穿刺包常规消毒后,铺巾,用0.4%利多卡因液5ml局部麻醉,麻醉生效后用陈家骅主任设计的多功能脊椎穿刺针沿设计路线穿刺进针,穿出黄韧带时有脱空感,或傍侧入路时根据深度设计到达突出物附近后,注入过滤空气1ml后,CT扫描观察针尖是否到达预设计到达突出物位置。后用一次性注射器从臭氧发生器上抽取40ug/ml氧气与臭氧混合气体8-10ml,回抽无渗液后缓慢加压注入,后取1.6%-1.2%利多卡因液4ml得宝松混合液5ml行盘外注入,再用针内针从穿刺针刺入,达到突出物内再次CT扫描确定针内针尖位置是否在突出物内,后抽取60ug/ml氧气与臭氧混合气体3-5ml行突出物内即盘内缓慢注入,注入时边同患者交流,再次CT扫描观察臭氧在盘内外分布情况,观察15min-20min左右,确认完全脊麻后再向突出物快速注入胶原酶600-1200u,用生理盐水稀释成3-4ml左右,盘内1ml,盘外2-3ml拔针后局部按压,贴无菌敷料推入病房,俯卧6小时后改仰卧72小时。

三、结果

临床疗效标准:患者住院5-8天,优: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感觉、运动正常,直腿抬高70度以上有45例,患者注入后腰腿痛立即消失,功能正常; 良:腰部症状明显缓解,感觉、运动正常,有14例,患者有腰部酸胀痛,但无下肢疼痛,可6例患者有腰腿痛,症状较术前减轻,经脱水抗炎对症治疗后疼痛缓解,无大小便障碍,无症状加重等。

四、典型病例:患者:男,38岁,主诉:腰痛活动受限伴右下肢疼痛二月余。查体:脊柱生理弧度在,无侧弯畸形,双腰肌紧张,压痛(+)、叩击痛(+)、L4、5、S1椎旁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左80度、右30度,加强试验左(-),右(+),挺腹试验(+),下肢后伸试验(+),“4”字试验(-),双下肢除右下肢外感觉无异常,右下肢大拇指肌力减弱,余(-)。 CT所见L45、L5S1椎间盘突出。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后行臭氧加胶原酶注射消溶术,术后腰痛及右下肢疼痛消失,腰部活动正常,住院5天痊愈出院。(附入院CT片及术中、术后CT片)。

五、讨论: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突症是一种成熟技术,在临床应用较广泛,臭氧消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年来应用与临床,两者联合应用,是近年来开展的治疗方法之一。2004年我国南方医院何晓峰将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引入国内,至2004年6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450余例,有效率75.9%,其原理是臭氧注入椎间盘后能迅速氧化髓核内的蛋白多糖,髓核细胞膜和细胞内结构被破坏,造成细胞变性坏死,细胞合成和分泌蛋白多糖的功能下降或丧失,使髓核渗透压降低,从而导致水分丢失,髓核体积缩小,同时可刺激氧水酶过度表达,中和炎症反应中过量产生的反应性氧化物,拮抗炎症反应中的免疫因子释放、扩张血管、改善回流、减轻神经根周围的水肿,达到抗炎镇痛作用。臭氧有很强的杀菌和杀病毒作用,所以可大大降低手术后的椎间盘感染机率,臭氧在注入后很快分解成O2和O-,不用担心长期残留引起伤害。胶原酶能选择性地溶解髓核和纤维环中的胶原纤维,使之降解为脯氨酶、羟氨酸和赖氨酸等,通达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使突出物减少或消失,消除其对脊髓或神经根的压迫,以达到盘内减压、盘外溶解、靶点溶解之治疗目的,加之硬膜外注射得宝松与利多卡因混合液达近期与远期疗效同步之目的,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与应用。由于我们观察病例较少、较短,尚有未知因素,我们将进一步观察。

学会简介 | 疼痛培训 | 培训基地 | 疼痛研究 | 病例介绍 | 器械介绍 | 名院介绍 | 专家介绍

版权所有: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备案号:京ICP备京ICP备05042447号-3号;
发证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学会注册证号:社证字第3555-69号;名称: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住所:北京市东城区海运仓5号东直门医院
| 邮箱:tengtongxh@163.com | 电话:(010)84254689;QQ:326648325